一个家长在暑假门诊高峰就诊时遇到的。。。
“我提出做镜上小孔视力,医生还反问我是哪里道听途说听来的要做这个,一般不做这个。在我的要求下给孩子做了,孩子说看不见,医生就马上放下了,还跟学生说有些人不懂装懂让她做这个,我真是汗颜。我提出做同视机和四孔灯,医生又问是哪里听来要做这两个的。我对于医生的提问很不解,于是跟医生说去年的七月份做过一次,医生才给我开了单子,后来他的学生给我孩子查了同视机立体视和四孔灯。学生对四孔灯的操作生疏,还要医生当场教她。。她远距离问我孩子,孩子说看到几个,孩子说两个,她就不再继续问了。最后是我自己问孩子,他说远距离看到红色的小孩和白色的圆点。
医生说眼镜还是戴现在这副,但是因为孩子没有好好戴眼镜,医生让回家给孩子滴阿托品,每天两次。我跟医生说孩子阿托品过敏后,医生居然说没事,还说一定要滴。。在我跟医生反复强调孩子阿托品会全身严重过敏后,医生才改口”……
首先,同情家长就诊过程中的纠结和不良体验。对这种现象,我想说三点:
1、家长对眼科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除非学得很透彻,否则可能会对接诊医生造成干扰,导致不良的就诊体验。
2、家长一定要注意跟医生的沟通方式方法,才好达成自己的目的。从被接诊的那一刻起,就要从心里认同接诊医生,如果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对面这个大夫,他无论怎么做都是不被认可的,当然你的肢体语言,也会被对方全盘接收到。
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专业自信和专业权威感的。被挑战的权威感,也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导致医生无从下手。其他大夫的建议,也会导致接诊医生的执业习惯路数被打乱,无所适从。
3、作为接诊医生,要对患者家属的疑问有敬畏心,即使再忙,也要尽量兼顾好每个患者和家属,实在是身不由己,也要克制自己内心的烦躁焦虑,争取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对于专业,更要有敬畏心,认为自己已经是权威、专业上没有瑕疵,往往是进步的中止、退步的开始。
四孔灯家长自己就可以网上买个红绿眼镜网上找图片简单给孩子自己测了,或是去有多功能视力表的眼镜店上有四点图的自己用红绿眼镜自己测,再或者一般眼镜店的综合验光仪或是试镜时一并测了,不过测这些建议大人先试测,大人试测一些设备正常再给孩子测。同视机是要去医院测,或是去私立医院测(对于小朋友理解能力弱些私立医院有时会更有耐心些)。不过专业认定是要医院确诊。 1、家长对眼科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除非学得很透彻,否则可能会对接诊医生造成干扰,导致不良的就诊体验。——————赞同。比如有的孩子可能重点是斜视,或者重点是什么,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小孔视力的,有些家长会在群里看到一些建议就会往自己身上套。这种坚持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会让医生不高兴。
2、家长一定要注意跟医生的沟通方式方法,才好达成自己的目的。从被接诊的那一刻起,就要从心里认同接诊医生,如果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对面这个大夫,他无论怎么做都是不被认可的,当然你的肢体语言,也会被对方全盘接收到。
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专业自信和专业权威感的。被挑战的权威感,也会影响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导致医生无从下手。其他大夫的建议,也会导致接诊医生的执业习惯路数被打乱,无所适从。
——————超级赞同。可能有些无法描述的眼神或者姿态对人的感应又是非常明显直接的。比如眼神的不屑或者明显的撇嘴等等。家长去就医,首先要对医生有敬畏感,尊重。在尊重的基础上可以试探性的对医生真诚的不经意带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听说是不是。。。我也不清楚对不对,是不是我理解的不太对。。。等等。基本上当面沟通是互相的。但是相信我们在就医之前选择这个医生一般也是做了功课或者是抱有期望的。但如果不巧,医生心情不好或者状态不好,为了孩子,我们还是应该稍微忍耐的坚持,只要能搞清楚自己的疑惑或者是想要确诊的问题。无需计较对方的态度。同时,你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人非机器,医生的职业是特殊的,他的工作每天日复一日是这样,可能情绪起伏或者状态好坏都会有。互相体谅
医生往往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尤其是那些没有医学定论的情况下,善于总结,接触病人多的医生,都会一整套自己的诊断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