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4-16 17:22:15

视动性眼震检查和Teller视力卡检查 有什么不同?

3岁以下孩子一般不能配合一般视力表检查。有些孩子出生后或者一两岁时就发现了眼睛异常,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或者虹膜发育异常、眼球震颤,除了这些眼病本身引起家长的焦虑,家长也关心孩子的视力到底发育到什么程度了,或者说弱视有多重?
为帮助上述家长了解孩子病情,这里做一点小科普,大家对这些内容有印象后,到眼科就诊时就能从容和配合了。

眼科有没有办法评估这种小孩子的视力情况呢?有,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

视动性眼震检测轮和Teller视力卡是目前小儿眼科最常用的两种低龄幼儿视力检查方法。

一、视动性眼震:
    检查工具是一个轮子,有点像藏传佛教中使用的“转经轮”。
    视动性眼震轮子上有黑白光栅条纹,可以更换成不同粗细的条纹宽度。条纹宽度对应空间频率,其实也就是对应了不同的视力(视敏度)水平。
   
    上图是喇嘛使用转经轮诵经。


    上图是视动性眼震检查轮/检查器。

    这种检查工具的原理是人类眼球的固视反射,即视动性眼球震颤(OKN)。

    这种检查比较常用于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内)和婴儿期(出生后一年内)的孩子,所以大家在妇婴医院或者儿童医院眼科里会看到。孩子一般是躺着检查的。
    照明充足情况下,两眼交替检查(家长协助遮挡孩子一只眼、检查另一只眼;如果孩子不配合,也可以迁就为两眼同时测),检查者手持视动性眼震检查器(检查轮),在孩子眼前1尺左右位置(33cm)轻轻转动转轮,此时观察孩子的眼球运动。当孩子的视觉敏度能分辨轮子上的光栅时,孩子的眼球会出现跟随轮子转动方向的震颤(慢相)和到达震颤幅度最大值时眼球迅速回到原位的动作(快相)。

    视动性眼球震颤的震颤动作有点像“弹皮筋儿”,即慢相像拉长皮筋、快相就像松开皮筋后的迅速回弹。

    能记录到视动性眼球震颤,更换空间频率更高(光栅更细)的检查轮或者光栅图,重复上述检查。直到更换的光栅图不能诱发视动性眼震,则记录孩子的视力情况是上一幅光栅图对应的大致视力水平。

    视动性眼震检查是非常粗略的视力评估。有时甚至只是用来做定性检查(是否有视力),而非定量检查(视力是多少),所以有些视动性眼震检查器只配了一副光栅图。

二、Teller视力检查卡

    Teller视力卡检查法与视动性眼震检查类似。只是这种检查方法不刻意观察孩子的眼球震颤,而是观察孩子对不同粗细光栅(不同空间频率)做出的反应。

    个人认为,这种检查方法相比视动性眼震检查法更便于定量(视力是多少),而且对于有眼球震颤的婴幼儿来说,可能是最好的有效定量视力检查法。

    目前国内眼科临床上使用的Teller视力检查卡一般 指Teller acuity cards TM II检查卡。Teller acuity cards TM II是美国Ste-ro-Pptical公司生产的(另说品牌是Richmond,也是美国的,不知是否为同一家)。

    一套卡是17张,每张卡大小都是55.5cmx25.5cm,比A4纸略大。

    上图是Teller视力检查卡。

    卡的检查面(患者观察的面)背景是灰色的,卡片一侧有一个12cmx12cm大小的圆形光栅,17张卡片里,有16张卡的光栅条纹宽度由粗到细、各不相同,还有一张空白对照卡。

    卡的中心处有一个4cmx4cm的圆孔,是检查者(医生、技师)用来观察被检查者的窥孔(观察孔)。

    Teller视力卡适用的被检查者年龄是6个月~3岁大,适用于大婴儿和两三岁孩子。

    检查细节:

    *检测距离:
    按照产品使用要求,检查时,对不同年龄孩子的检查距离有区别:
    1、0 ~ 6 个月:38cm视距;
    2、7 个月~ 3 岁:55cm视距;
    3、3 岁以上:84cm视距;
    4、对视力特别低下的孩子:可拉近到9.5~19cm距离做大致定量检测。
    但国内临床一般习惯于在55cm视距上检查。
    *检查环境:
    安静,墙面和家具简单,不要悬挂太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照明充分。

    *单双眼原则:
    检查时,与视动性眼震检查法一样,原则上是两眼交替单眼检测,如果孩子不配合,可迁就为双眼检测。

    *高度要求:
    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检测,能减少孩子的不安情绪。检查时,Teller视力卡中心高度与孩子眼睛高度平齐。

    *合作度要求:
    为获得准确检查结果,检查全程要安静不被打扰,且保持孩子情绪放松。如果孩子专注力不能保持全程,中间可以暂停检查,让家长给孩子说笑、玩玩具、吃东西、听音乐等。待孩子能安静下来后,再测。
    因为Teller视力检测法面对的对象是比新生儿和婴儿稍大的孩子,为防止家长暗示孩子,要事先告诉家长不能给孩子提示。

    *视力卡选择:
    检查者一般是从空间频率最低(条栅最粗)的视力卡开始,逐渐更换成更细条栅的视力卡。

    *检查开始:
    检查者手持一张Teller视力卡,此时视力卡将挡住检查者的脸。检查者距离卡片略远一点,通过卡片中央的窥孔观察孩子的举动。
    检查者可以吹口哨,敲击卡片后面,或者招呼孩子的名字,孩子本能的好奇就会开始关注和查看视野里的新东西。当他能分辨Teller视力卡上的条栅时,会做出盯住条栅、眼神在条栅和其他物品之间交替看、用手指条栅方向(有时伴随“咿呀”的表达,说他看到了什么)、头部侧倾(一般依条栅方向倾斜)等等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换高一阶空间频率的视力卡继续检查,直至孩子对条栅无感,上一张视力卡上标识的空间频率值即为检查终点。

    空间频率值可以换算成小数法或者对数法、分数法视力值(sellen视力值)。
   
    与Teller视力卡类似的检查卡,还有Cardiff幼儿视力检测卡和优先注视测试卡。其实这三种卡的原理都属于“优先注视卡片法”,即用孩子能做出特定反应的卡片来评估孩子的视力的方法。

    上图是“优先注视测试卡”。









熊猫宸宸 发表于 2021-5-18 20:43:36

收藏收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动性眼震检查和Teller视力卡检查 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