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eger近视力表(耶格视力表)是什么?
***本文致敬我的老师——徐广第教授。【徐氏标准近视力表】
国内目前最常用的近视力表是徐广第教授设计的徐氏标准近视力表(standard near Visual acuity chart),如图:
徐氏标准近视力表是徐教授1955年设计成稿的,经过全国眼科学会讨论通过后,在国内开始普及。在此之前,国内使用的近视力表是国际上通用的Jaeger近视力表。
说起视力表的设计,话题挺大。迄今为止,各国使用的视力表仍然五花八门,主要差别在于视力表上视标的排列方式和行间增率。
分数法里,有些值可以直接与小数法对等——如20/40的视标大小与小数法的0.50是一样的;而分数法中有一些无法整除的分数,如20/30,换成小数,是0.6666……就无法直接转换成小数法。
徐氏近视力表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把行间增率统一成国内通行的1.2589;二是视力记录值统一成小数法——欧美主要使用视力值记录法的是分数法,相比之下,小数法视力值更容易被国人记忆和理解。
【Jaeger近视力表】
为什么今天要提Jaeger近视力表呢?是因为国内眼科界有不少眼科医生和验光师采用Jaeger近视力表。
这可能与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界权威、医生和验光师有海外留学经历有关,归国后依然沿用了国外使用的工具。至于这种西方检查工具是否有专业形象的包装作用,相信是有一点的,希望看过本文的同道和家长,不要对国货妄自菲薄,更不要滋生崇洋心态。
另外,国内眼视光界采用的各类检查评估方法,大多数都源自欧美的本学科知识系统。有意无意的,这些西方传统眼科检查工具与国内常用的国产化检查工具出现了并存的情况。个人认为,这既是好事,也不太好——
好的是,国内眼科界的各类检查指标可以更好的与国外指标对接,方便学术研讨和论文发表;
不好的是,因为这些标准不统一,眼科和眼视光从业者需要拿出更多精力开拓专业视野、患者和家属想了解病情需要储备更多的知识点。
Jaeger近视力表是一类近视力表的统称,学界公认的Jaeger记录法是John设计的。
不同设计者推出的Jaeger近视力表的检查视距不一样,最常见的是14英寸(约35.56cm)和16英寸(约40.64cm)两种检查视距;而徐氏近视力表(1988年版)的检查视距是33cm。
Jaeger近视力表的设计界面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是大小不等的整段英文,检查时,让被检查者从大到小的整段阅读,用以判断被检查者的近视力水平。如下图这样的:
还有下图这样的单个字母视标类型的:
从上面这个视力表上右数第二列的“Jaeger”值,可以看出Jaeger近视力表的记录值是字母J+数字,即J1~J12(有些Jaeger近视力表设计了更大的视标,如J16、J18)。
J1代表的是“近视力正常/达标”,即分数法的20/20,或小数法的1.0;
J1+,则提示被检查者的近视力比J1更好,也就是我常说的“超常视力”;
J后面的数值越大,代表查出的近视力值越低,如J16对应的分数法20/200,即小数法的0.1视力值。
国内也有聪明人,借助汉字,做出了类似Jaeger近视力表那样的整段中文的“近视力表”,是否符合标准,还未可知。如下图这样的:
当然,小语种国家也有各个语种文字视标的“Jaeger近视力表”。
【近视力表之于弱视】
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弱视孩子日常查的视力值,不是“矫正远视力”吗?近视力和近视力表有什么应用价值呢?有两个:
第一:近视力表很小,只有大屏手机那么大,方便携带和存放;
第二:以徐氏近视力表为例,33cm视距、戴镜检查的“矫正近视力”≈“矫正远视力”!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其实十几年前,我就在ruoshijinshi.com里铺垫过这个科普知识了。
提醒一下:使用近视力表粗略评估矫正视力时,检查视距是33cm。
重复三遍,检查视距是33cm,检查视距是33cm,检查视距是33cm~
重复了这么多遍,如果你还是迷信近视力表的“移近法”(验光师尤其会执迷于“移近法”),测出来一堆让你们盲目自信和欣喜若狂的视力值,真的不能怪我。
如此,给孩子在家查视力,你就多了一个工具选项,尤其当家里空间无法安放远视力表时。
页:
[1]